01456-往帕穆卡雷_resize.JPG 
2010年的5月從英國回來,
在行李轉盤等行李時,
領隊問我:「你還好嗎?」
他說剛剛在機上,他們後頭有許多的人都吐了,
尤其很多陸客直嚷著:『不好玩』。
這才想起,從香港轉機回來的這趟航程,
確實顛了許多,
我說:「我沒事。
        在英國坐車前,我就先吃了藥,
        快降落香港時,我覺得有異樣,
        於是自己又趕緊補了一顆暈機藥。」
所以,對於適才遇到那幾陣大亂流,
倒沒有發生不愉快的事。
我常常一個人拎著箱子跟團去旅行,
對自我的管理必須以不影響別人為原則,
像我是個超會暈車、暈機、暈船跟暈火車的人,
對了,還有暈電梯,
所以我出門天天都得吃藥,
(PS:連坐第一排都不能偷懶)
記得第一次坐飛機去泰國時,不但暈機,
還連開口,兩邊腮幫子都痛到不想講話、吃飯,
行程都走一半多,還不見改善,
同伴說我是『神經質』,
這點,我相當不以為然,
因為那種痛,沒辦法假裝的,
而且我是那種重感冒,別人也看不出來的人,
(有一次我感冒、發燒、沒胃口,
  午餐就挑了刨冰來吃,一位同事要求要吃點,
  我說我感冒喔,他說沒關係,
  結果他後來發燒39度以上,去醫院吊點滴。)
不過不舒服是自己的事,
結果雪上加霜,行程在帕達雅要坐船,
又不得不上去,
當然後果還是慘兮兮,
那個時候,還真想直接跳到海裡去。
回來後,停了2年才敢再出門,
之後就知道要準備『暈車藥』,
有一回去希臘,雖然準備藥了,吃了沒效,
因為醫療院所的藥物換廠牌?(樣子確實不一樣)
避免憾事,我只能去上煎下熬的甲板吹風,
一回去瑞士,
鄰座的度蜜月太太很忙,
後來她先生跟我說:他太太暈機,
我算算自己的藥量,
頂多只能送他一顆,
所以問他需不需要,
他說他們有準備,但是不知道要先吃,
不過雖然補吃了,
那種不舒服的感覺是無法立即消除的。
還有一種狀況,
有啊,我們有準備,不過不想吃,
然後會要領隊來跟我說,要我坐到後面去,
不然就是大聲耳語:一個人不要佔著前面的位置.....,
座位有2個,要坐另外一個空位,
我從沒反對過,
再不就說:我藥放在行李箱,
真要捐給他,他還說不必,
對不起喔,這時物以稀為貴,
我可也不太愛捐呢,
當然有時是我的能力無法負荷,
(行程已近末段,沒多餘的藥,可捐)
記得從挪威到丹麥的船程,海面風浪囂張得很,
大遊輪有一半的乘員都掛掉,
包括我這個多補一顆藥的人,都招架不住,
我的同伴也陣忙了,
尤其我們奮力地從甲板看夕陽回來,
雙雙攤在床上,
但是症狀一直沒減緩,
那種感覺,真的很不舒服,
後來我發現這種連藥物都沒救的改善方法,
挪威往丹麥是北向南航行,
(以下所說的方向,以面向船首而言)
風浪是西向東,
我所在的艙房是在船的西側,
枕頭通常是放在窗戶的位置,
於是浪來時,頭部會先被騰起來,
頭部被翻攪起來,自然不舒服,
後來我就把枕頭調個方向,
浪來時,我的腳先隨浪而起,
增加緩衝的時間,減少直接對頭部的影響,
下回有機會,大家可以試試,
(PS:沒有詛咒大家的意思喔)
結果等情況好轉,起身盥洗時,
伙伴睜開眼睛,跟我咕噥咕噥說話,
隔天問他,他完全不記得了?
03475-往丹麥渡輪上_resize.JPG 
你問我暈車、暈機、暈船是啥感覺?
那種感覺,直叫人生死相許,
真格地說,是無法言喻的,
你絕對不會希望它,發生在你身上的,
有人會問:那麼會暈,怎麼還這麼趴趴走?
我說:有問題就要解決他,克服他,
      我不要因為這樣而被束縛住。
還好我這麼做了,
你不覺得有好多美好的事物,等著我們去探索呢。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